作為大眾家族目前僅剩的豪華進口車型,大眾途銳近期宣布將于2026年正式停產,同時也將停售純電車型ID.5。作為大眾旗艦級SUV,大眾途銳已經歷經三代更迭,如今宣布停產無疑讓許多愛好者感到遺憾,而無奈的選擇背后也是傳統汽車巨頭在行業變革浪潮中的戰略轉向,接下來我們就來深度分析一下這件事背后的影響。
途銳停產:大眾燃油豪華戰略的終章
盡管大眾的定位相對偏中端,但在龐大銷量的背后,大眾也渴望通過品牌高端化提升自身形象,因此在大眾歷史上出現了輝騰和途銳兩款百萬級豪車,而誕生于2002年的途銳相較輝騰獲得了更多市場青睞,初代車型與保時捷卡宴共享平臺,搭載W12發動機和V10柴油機,憑借強悍越野性能與技術創新成為一代經典。
從2002年誕生至今,途銳23年的生命周期也經歷了市場需求變化與電氣化轉型的大浪潮,消費者從追求硬派性能轉向城市實用屬性,豪華品牌也一再降低價格擠壓生存空間。根據銷量數據顯示,途銳歐洲銷量從2023年的15613輛持續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的6928輛,較巔峰時期的年銷8萬輛的表現相差較大。
途銳一直被看作是低調豪車的代表,其實這也說明途銳在自身品牌效應上不及其他豪車,盡管途銳與奧迪Q7、保時捷卡宴技術同源,但隨著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大眾目前的品牌溢價難以支撐其定價。在中國市場,即便終端優惠超10萬元,其2024年前三季度銷量僅4539臺,不足奧迪Q7的一半。這種困境與2016年停產的輝騰如出一轍。
ID.5退場:電氣化轉型試錯后的糾偏
相較途銳的停產,大眾ID.5的停產更值得注意,整車是一款基于ID.4打造的轎跑SUV,誕生于2021年,整體設計以年輕運動為主,主要瞄準了國內的年輕群體,但從實際銷量表現來看事與愿違,這背后或許證明了大眾在定位上的失誤。
首先從車型的設計來看,整車溜背的造型犧牲了不少后排空間,對于日益偏向家用化需求的國內市場,這種設計注定偏小眾,而在特斯拉ModelY等競品以規?;瘬屨际袌鰰r,這類車型難以分攤研發成本,另外這款車型也并未進入美國市場,區域化嘗試也未達預期。
此次大眾ID.5選擇停產也將促使大眾加速產品線精簡,后期集團內部大概率會將資源集中于ID.4、ID.3等核心電動車型,同時將研發重心轉向與小鵬合作開發的ID.8,這也被大家視為接替大眾途銳的車型,根據目前的信息來看,這款車型車長近5米,定位中大型純電SUV。這種“斷腕求生”的決策,也是大眾在進行電氣化轉型試錯后的一次糾偏。
總結:
大眾途銳的停產以及大眾ID.5的落幕,也是大眾集團在進行電氣化轉型過程中的一個縮影,途銳代表的是大眾在燃油車時代高端化的代表,而大眾ID.5則更多體現出轉型過程中的試錯。兩條產品線的收縮,都展現出大眾對于后期集團內資源分配的清醒抉擇,同時與本土化車企的合作也能盡快補足智能化的短板。當前汽車行業從傳統的機械制造邁向電氣化、智能化的集合體,大眾的此次取舍或將成為涅槃重生的契機,不知道你看好大眾的此次戰略調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