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一家車企大概率不會掉進相同的坑兩次,但最近處在輿論漩渦中心的理想i8,卻好像又重蹈了去年MEGA上市時的覆轍。
而在之前的文章中,其實已經(jīng)詳盡分析過這輛純電大六座SUV,一路走來那些令人感到詫異的操作、糾結(jié)甚至失誤。
上周,隨著理想官方正式官宣調(diào)整i8的SKU。
具體來看,取消多版本配置,統(tǒng)一為Max版本,并將用戶呼聲最高的“冰箱、彩電、大沙發(fā)”全面標配,同時下調(diào)價格至33.98萬元。
一場知錯就改的補救,儼然迅速拉開了帷幕。
但理性客觀地講,錯失第一輪收割潛客的大好機會,所造成的損失遠比想象中要大。從i8的波折與震蕩身上,理想無疑需要反思的東西還有很多。畢竟,馬上更為至關(guān)重要的i6也要入場,那才是其不能輸?shù)囊粦?zhàn)。
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今天文章標題則是最大的感觸。“純電難賣,尤其是賣高端純電,玩法與規(guī)則相較賣傳統(tǒng)燃油包括增程,早就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也恰恰基于這樣的背景,接下來的篇幅,試圖聊聊我心中所謂的《避坑指南》,希望能幫助到前仆后繼涌入的參與者們。
宗旨就是:“多聽勸,別頭鐵。”
智駕就該是標配
實際上,復(fù)盤理想i8上市后的大調(diào)整,其中最為關(guān)鍵的一項就是標配AD Max,徹底放棄了低配AD Pro。
換言之,全系輔助駕駛硬件,直接拉到最頂?shù)臓顟B(tài)。
究其背后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由于這家新勢力造車在統(tǒng)計訂單時發(fā)現(xiàn),選擇后者的用戶占比非常之低,甚至可以說是聊勝于無。
而過去幾年,理想在主推L系列時,的確會有很大一部分消費者,選擇搭載AD Pro的入門車型。但最近,隨著其輔助駕駛綜合體驗愈發(fā)長足的進步,加之整個行業(yè)大風向不可逆轉(zhuǎn)的改變,選擇搭載AD Max的用戶正越變越多。
一旦到了更講究“智能化”的純電板塊,類似的現(xiàn)象無疑被徹底放大。或許,經(jīng)歷了i8的慘痛教訓,理想整個公司的戰(zhàn)略路徑都會因此改變,往后AD Max將成為“必選項”。
順勢,放眼整個行業(yè),今年你會明顯發(fā)現(xiàn)“智駕硬件拉滿,不再區(qū)別對待”同樣在真真切切的發(fā)生。
譬如,中國車市目前絕對的流量擔當小米YU7,全系標配激光雷達、搭載英偉達Thor芯片,與小米SU7標準版采用純視覺方案的做法不同。
譬如,剛剛?cè)蚴装l(fā)亮相的小鵬全新P7,全系均為Ultra版本、搭載三顆自研的圖靈AI芯片,也未推出使用英偉達雙Orin-X的Max版本。
再譬如,總是被外界質(zhì)疑的蔚來,自品牌建立開始,一直采用的都是同代所有車型,采用一套智駕硬件的方式。而身為行業(yè)公認“風向標”的特斯拉,同樣一直如此。
反正,在我看來,任何一個品牌想賣好純電,尤其是高端純電,智駕標配已經(jīng)漸漸成為必須遵循的大趨勢。
因為,無論從營銷解釋成本的角度考慮,還是研發(fā)更新維護的角度去考慮,都要利大于弊。
繼續(xù)拿同樣為純電大六座SUV的樂道L90舉例,雖然SKU上仍分為Pro版、Max版、Ultra版,但本質(zhì)上還是動力形式、舒適性配置的些許差異,智駕硬件則完全相同。
這樣的打法,值得參考與學習。
而既然我們總是在說,熬過了電動化上半場的爭奪,智能化將是下半場決一勝負的關(guān)鍵,輔助駕駛表現(xiàn)如何又是評判智能化水平高與低的度量衡,各家主機廠都在該板塊投入重兵深耕。
那么“智駕硬件拉滿,不再區(qū)別對待”理應(yīng)首先被普及。
顏值比啥都重要
“你認為它好看嗎?”
平心而論,這可能是理想i8自上市以來,被討論最多的話題之一。摒棄傳統(tǒng)SUV體量感十足的外觀,選擇一個更趨近于MPV低風阻的造型替代,的確充滿變革的勇氣,也是一個冒險的決定。
站在產(chǎn)品開發(fā)的角度,能夠理解這家新勢力造車用意。但隨之而來的代價,便是需要大費周章去說服用戶慢慢接受,付出高昂的教育成本。
由此繼續(xù)反問大家,小米SU7、小米YU7最大的長板是什么?
有些人或許會說強大的品牌背書,有人或許會說極高的性價比優(yōu)勢,有人或許會說斷檔的營銷能力……相比之下,我覺得是“真的好看”。
即便在某些維度依舊存在爭議,可必須承認從小米SU7,到小米YU7,都把“顏值即正義”詮釋得淋漓盡致。為了獲得一個瞬間吸引人們目光的外觀造型,甚至不惜一定程度上的損失車輛的乘坐舒適度與后排空間。
值嗎?至少就目前的反饋來看非常奏效,消費者愿意掏出真金白銀,為了單純的“漂亮”取舍與買單。
而上周,全新小鵬P7亮相后的專訪中,何小鵬也曾拋出過一段觀點。
“我們一年會在自動駕駛上投入20億元,但為什么沒有在設(shè)計上做同等的投入呢?往后,小鵬要首先把設(shè)計立住,再去追求各種各樣的科技。眼下,我給了造型部門更高的權(quán)重和資源,比如在上海租了兩棟樓要啥給啥,最好的待遇都給他們。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把這部分做好。”
的確,如今的中國車市,一套具有普適性且足夠驚艷的“皮囊”,注定是一款新車能否熱銷的決定性條件。
尤其是想要賣純電,賣高端純電,在產(chǎn)品體驗日趨同質(zhì)化的大背景下,好的設(shè)計太重要了,就是勝負手。
至于合格的“審美”能力,則是目前不少主機廠最稀缺的特質(zhì),以及需要徹底自省的地方。站在消費者的角度,誰不喜歡看美的東西?
奈何,大多產(chǎn)品都令人感到遺憾。
自建補能繞不開
眾所周知,理想i8本應(yīng)推出的節(jié)點,是去年緊跟理想MEGA之后。
最終,卻整整延遲了一年。背后的原因,除了進行造型上的回爐修改,等待補能體系迎來真正的量變,無疑也占據(jù)著很大比重。
而過去300多天,理想旗下自建超充站數(shù)量突破3000座,包含正式貫通的“九縱九橫”高速超充網(wǎng)絡(luò)。
這家新勢力造車清楚地知曉,用戶入手一輛純電大六座SUV,不可避免的便是續(xù)航焦慮。
而足夠出色的補能體系,儼然能夠最大限度地打消這部分擔憂。尤其是在高速服務(wù)區(qū),一旦成功布站,獲得的就是稀缺的戰(zhàn)略資源。
對此,蔚來肯定有著更深的感觸。
作為中國為數(shù)不多沒有選擇擁抱“增程”的新勢力造車,10年花費超100億元,位于全國落成了綜合體驗最好的充換電補能網(wǎng)絡(luò)。
背后的心酸與挑戰(zhàn),只有這家新勢力造車自己明白。好在,僅就結(jié)果來看,目前已經(jīng)慢慢進入到收獲的季節(jié)。
無獨有偶,今年就連比亞迪都開始下場,推出兆瓦閃充技術(shù)后,緊接著官宣將“自建4000座+合作共建15000座”充電網(wǎng)絡(luò)布局。
而截至目前,特斯拉在華超充樁數(shù)量也在逼近12000根。小鵬、埃安、極氪包括鴻蒙智行在內(nèi)的諸多玩家,同樣在身體力行地投入戰(zhàn)斗。
總之,還是那句話:“賣純電,尤其是賣高端純電,必須基建先行。”
試圖投機取巧與走捷徑,肯定會遭到嚴重的反噬。不想砸錢去鋪樁,那就老老實實上油箱,汽車行業(yè)沒有魔法。
同理,在渠道上,在服務(wù)上,在售后上,也得下本。如今的中國車市,有太多自封的“新能源豪華品牌”了。
定價請一步到位
前文提及了上周亮相的全新小鵬P7,整場發(fā)布會參與下來,并未等來萬眾期待的預(yù)售價。對此,何小鵬給出的解釋是,“等到月底上市一錘定音。”
在我看來,這無疑是一場豪賭。
屆時,定價只有超越大家的預(yù)期,全新小鵬P7才可能大獲成功。反之,如果定價不溫不火、有所保留,這輛純電轎跑的前景,也將蒙上一層陰影。
而既然聊到該維度,不得不提及理想i8與樂道L90的“愛恨情仇”。
在定價上,前者進行大調(diào)整之前,明顯是被卡在了理想L8的枷鎖之下,有著沉重的思想負擔。好在,最終想明白了。后者,自打出生開始,就肩負著關(guān)乎企業(yè)生死的壓力,所以明顯更加孤注一擲。
至于分別搬出“蔚小理”各自旗下新車的用意,其實是想證明一個觀點:“如今,中國車市賣純電,尤其是賣高端純電,競爭與廝殺完全進入到了最血腥的白熱化階段,每一輛新車的定價,都必須一步到位。”
換言之,在保證自身有利可圖的基礎(chǔ)上,得讓消費者感到“超值”才行。
簡簡單單兩個字背后,關(guān)乎著十分復(fù)雜的成本計算、營銷打法、產(chǎn)能準備、購買心理、銷售賦能等等方面。
有時候,一味的低廉并沒有用,關(guān)鍵需要讓大家能夠共情。
試問,小米SU7、小米YU7為何能夠接連成為現(xiàn)象級爆款?定價維度的精準一擊功不可沒,再匹配上雷軍出色的吆喝能力,加之產(chǎn)品本身沒有太大短板,以及小米品牌變態(tài)的終端聲量,最終熱銷可以說是水到渠成。
當然,這幾年,也見證了太多上市初期非要“端著”盲目定價,導(dǎo)致訂單表現(xiàn)慘淡,后期不得不瘋狂“割肉”彌補損失的純電選手。
面對一幕幕悲劇,每次都不禁唏噓,“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如今的中國車市,無論是誰,都該掂一掂自己有幾斤幾兩。賣純電,尤其是賣高端純電,真正仍能手握“溢價權(quán)”的品牌,幾乎不復(fù)存在。
反之,人人都得“拼刺刀”。
實話實說,理想i8犯的毛病,與去年理想MEGA上市時的一模一樣。但同樣的坑,這家新勢力造車卻踩進去了兩次。既然如此,就得付出代價。
而今年,同樣箭在弦上,定價千萬別再端著了。
寫到這里,文章漸漸臨近尾聲,這篇《避坑指南》的用意,還是希望越來越多的新能源主機廠,在賣純電,尤其是賣高端純電上,能少走一點彎路。
可現(xiàn)實情況卻是,只有真正吃虧,才會牢牢記住。
過去,行業(yè)中抨擊“李斌只會燒錢、蔚來沒有未來”的聲音此起彼伏,可當大家都涌入同一條賽道,卻深刻地發(fā)現(xiàn)有些坑誰也躲不掉。
至于從中爬出的方法,還是:“多聽勸,別頭鐵。”除了智駕標配、重視顏值、補能自建、定價到位,要做的還有很多。
賣純電,尤其是賣高端純電,腳下充滿泥濘,遠處全是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