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后來者,領克900確實有后發優勢,而領克900也確實做到了提升和超越。
就在近日,領克旗下旗艦混動SUV車型領克900自5月上市以來,百天時間交付破2萬,7月份交付量達6680輛。以近3個月大型SUV銷量數據來看,理想L9和問界M9均有一定下滑,反而領克900卻逆勢增長,這是為何。
不可否認,領克900之所以能在大型SUV級別熱銷,首要原因便是價格。當對手們都盤踞40萬及以上價格帶時,領克900直接將價格壓低至30萬級,官方指導價格區間為30.99萬-41.69萬,入門版車型目前終端價格更是來到28.99萬,較低的購入門檻迎來更多用戶,這是其一。而這個級別中最具代表性的兩款車型中,理想L9官方售價為40.98萬、43.98萬,并且在多年前更是成為標桿。如今的后來者問界M9,則是將售價提升至50萬級別,售價區間為47.98萬-56.98萬,包含增程版本和純電版本。查看最新7月份大型SUV銷量榜單,問界M9為10098臺,理想L9則為3760臺。而領克900作為5月份最新推出的產品,7月份銷量達到6680臺,累計交付已經突破2萬臺,躍居細分市場第二。
從定位而言,雖然都是大型SUV車型,但領克900明顯是要壓前輩一頭,長/寬/高,包括軸距都優于理想L9和問界M9,分別為5240/1999/1810mm,軸距為3160mm。這也就引出了領克900第二個優勢,便是夸張的乘坐空間,領克900是明顯有些偏科的,為保證三排用戶的乘坐空間,壓縮了部分后備廂空間。這也造就其車內三排座椅乘坐表現出色。特別是第三排頭部和腿部空間都比較充裕,而同級多數車型在第三排的乘坐表現則稍顯緊張。
當然,作為大六座車型,滿載出行自駕游是比較常見,后備廂容積領克900明顯不如同級對手。數據來看領克900常規后備廂容積為300L,放倒后排座椅后可拓展至1070L。而理想L9常規后備廂容積為332L,放倒后排座椅后達到1191L。問界M9稍遜于理想L9,常規后備廂容積為316L,但放倒后排座椅后可達到1252L,是三款車型中最大的。
而在動力部分同級產品多數架構相對簡單的增程式布局,當然簡單也就意味著故障少,但也同時意味著某些特定工況下動力爆發不足。而領克900則搭載EM-P智能電混系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串并聯插混系統,其最大的優勢在于3擋DHT變速器。需要說明的是,1.5T版本是3擋DHT Evo變速器,而2.0T版本則搭載的是3擋DHT Pro變速器。串并聯插混動力系統的優勢在于,能夠兼顧全路況動力需求,即便是饋電狀態車輛動力一致性也能得到保證。
在結構上,1.5T為前置P3電機+后置P4電機,而2.0T版本為前置P2電機+后置P4電機,頂配探索版三電機版本后軸為2個驅動電機。雖然前置電機布置位置不同,但對于消費者而言感知并不明顯,不必糾結。數據上,1.5T版本系統綜合馬力為721Ps,2.0T版本為734Ps,頂配三電機版本則為884Ps,官方加速時間分別為4.8s、4.6s和4.3s。
再者,領克900在智能化和舒適化配置部分同樣是瘋狂堆料,當對手還在以座椅配置分高低時,領克900三排座椅均支持加熱和按摩,僅第三排因布局問題缺少通風功能。并且頂棚、B柱等多處遍布空調出風口,有些不顧壓縮機死活的意味,也使得車內制冷效果出色。除最低配外都給到了魔毯智能懸架,支持軟硬和高低的調節。當然大多數朋友非常喜歡的四輪轉向功能,則僅有頂配三電機版本支持,如果能將該功能下放,相信會吸引更多潛在用戶。
屏幕部分領克900前排給到30英寸6K屏幕,綜合車控以及娛樂等功能,Flyme Auto車機系統經過這么久的優化迭代升級,配合出色的語音交互,這套系統如今已經非常好用了。芯片部分則給到2顆高通8295,在出色的融合與算力冗余下,整體表現還是非常出色的。同時后排娛樂屏幕也給到30英寸6K的規格,并且支持角度和前后的調節,使用便利性更強。而在手機互聯部分,理想L9無,問界M9僅支持HUAWEI HiCar。領克900除自家的Flyme link外,還支持蘋果CarPlay、HUAWEI HiCar以及Carlink等,基本覆蓋當前所有主流手機需求,能明顯感受到領克逐漸打開自己,去迎合更多用戶的需求。
作為后來者,領克900確實有更多的后發優勢,而領克900也確實在這些地方進行了超越和提升,比如更加寬敞的三排乘坐體驗,更加豐富的舒適性配置,以及更加開放的手機互聯等等。其中最推薦的則是1.5T Ultra版本,在動力、配置、空間等部分,并不遜色于同級對手,且性價比更高。30萬出頭的價格,也使得大多數用戶能夠負擔得起,這或許便是領克900能穩住銷量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