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央視“第一發布”迎來史上首個汽車品牌專屬發布會——長安馬自達帶著新能源全球戰略SUV EZ-60,在央視總部演播廳完成了一場特殊的“質電之夜”。沒有鋪天蓋地的營銷話術,沒有刻意煽情的品牌故事,這場由主機廠、供應鏈、用戶共同參與的發布會,更像一次中國新能源產業實力的集體亮相。

不同于常規車企發布會的“自說自話”,長安馬自達這次拉來了真正的“主角團”——寶鋼、中創新航、科大訊飛、火山引擎等供應鏈伙伴,以及普通用戶代表,用真實的技術細節和用車體驗,拼湊出一款“全球好車”的核心輪廓。

寶鋼的1500兆帕冷沖壓鋼、2000兆帕熱沖壓鋼在量產車身上落地,讓“車身安全”不再是宣傳口號;中創新航實現15分鐘30%-80%的快充,把充電從“續航焦慮”變成“咖啡時間的間隙”;科大訊飛的多模態大模型讓語音交互更懂駕駛場景,火山引擎則讓智能座艙成為“有溫度的生活管家”。

這些細節背后,是中國新能源產業鏈的協同底氣。長安馬自達以南京工廠為全球出口中心,EZ-6的兄弟車型已拿下中歐雙五星認證、登陸歐洲市場,這種“中國產即全球品”的底氣,源于86.5%高強鋼車身的全球統一標準,更源于對核心零部件全球同源供應的堅守。

當寶鋼高管說出“把對中國車企的不服氣拋到腦后”,當梧桐車聯強調“智能不是噱頭而是省心”,我們看到的是中國供應鏈從“配套”到“引領”的轉變。
央視選擇長安馬自達作為首個車企首秀,絕非偶然。這個承載國家級公信力的平臺,恰恰看中了其“技術雙向賦能”的新合資模式——既傳承馬自達百年造車基因,又深度整合中國新能源產業鏈優勢。

“雙百翻番戰略”(投入百億、出海貿易額百億、產值翻番)的提出,更彰顯了合資品牌在電動化、全球化浪潮中的新選擇:不是被動跟隨,而是主動結合本土優勢,打造全球競爭力。
用戶的聲音或許更具說服力。有人說EZ-60“既是家用車也是性能車,像不被定義的人”,有人感慨“馬自達的快是快樂的快”,還有人形容它“像懂你節奏的老朋友,能撒歡能劈彎還很帥”。

這些鮮活的評價,打破了新能源汽車“功能化”的刻板印象,證明好的產品終究要回歸用戶體驗本身。

長安馬自達EZ-60用“中國智造+央視權威+全球標準”的三重加持,為新能源全球車樹立了新的參考:它不只是比拼參數,更要兼顧安全與溫度;不只是追求出海數量,更要輸出中國標準。正如尼格買提所說,我們看到的是一臺新車,聽到的是一個時代加速的聲音。
當中國新能源從“規模領先”向“標準引領”跨越,長安馬自達的這次首秀,或許正是一個縮影——唯有扎根本土產業鏈優勢,堅守全球品質標準,才能在全球汽車產業變革中,真正寫下“中國智造”的底氣與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