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認為,未來五年將出現價值超過1萬億美元的主權AI投資項目,這將成為算力市場新的重要增長驅動力。
據追風交易臺消息,摩根大通在8月29日報告中表示,分析師在摩根大通亞洲科技巡回活動中調研了鴻海精密。在調研期間,鴻海精密表示,GB200與GB300不會出現重大過渡問題,并表示GB300將在2025年下半年主導出貨。
鴻海表示,公司正積極把握主權人工智能領域的機遇,預計未來五年內該領域將有超過1萬億美元的 AI 投資項目。主要項目包括美國的 Stargate、歐盟的InvestAI以及沙特阿拉伯的Humain AI。部分項目已開始加速推進,預計2026年開始為公司貢獻收入。
GPU與ASIC新客戶推動AI服務器市場份額擴大
本月早些時候,鴻海在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中維持了強勁的AI收入指引,公司預計第三季度AI收入環比增長170%,機架增長環比預計達到300%。
整體來看,鴻海2025年AI服務器收入預計將超過1萬億新臺幣的目標(摩根大通預測為1.8萬億新臺幣),占據40%的市場份額。管理層預計GB200與GB300不會出現重大過渡問題,并表示GB300將在2025年下半年主導出貨。
鴻海認為,公司將持續擴大市場份額。
在GB200產品上,目前有2家云服務提供商(CSP)客戶(摩根大通預計是微軟和甲骨文)。到 GB300產品階段,云服務提供商客戶將增至3家(摩根大通預計是Meta)。而在Vera Rubin產品方面,還將新增1家客戶(摩根大通預計是谷歌)。此外,鴻海還預計ASIC(專用集成電路)客戶數量將從目前的1家增加到2025年的3家。
AI增長前景看好
在英偉達機架出貨量方面,鴻海繼續維持之前觀點:2025年整個行業的NVL72機架出貨量可能達到3萬至5萬臺(摩根大通預計,受制造挑戰影響,實際出貨量可能偏向該范圍的低端);2026年,需求預計將增長至5萬至6萬臺機架。
由于GB300和Vera Rubin機架的占比提升,平均銷售價格(ASP)可能帶來上行空間。
隨著市場份額穩步提升以及總可尋址市場(TAM)強勁增長,摩根大通認為,鴻海的AI服務器收入在2025年實現強勁增長后,2026年可能進一步增長63%。
GB300產能提升致短期毛利率稀釋
盡管受不利外匯因素影響,鴻海在第二季度仍實現了良好的毛利率表現,但公司預計,隨著GB300產能提升,由于GPU(圖形處理器)美元成本增加,毛利率將出現下降。
疊加智能消費產品占比上升以及不利外匯的影響,摩根大通預計2025年下半年鴻海的毛利率將面臨壓力。
不過鴻海表示,將通過提升運營費用效率和提高運營杠桿,將營業利潤率(OPM)穩定在3%左右的水平。
管理層透露,鴻海正通過與東元電機(TECO)合作,將其AI服務器價值鏈從L11(AI服務器整機交付)擴展至 L11+(數據中心模塊化解決方案)—— 借助模塊化數據中心,具備快速擴大數據中心規模的能力。
同時,鴻海還在進一步垂直整合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組件(例如冷卻系統,電源供應則繼續從臺達電子等供應商采購)。
鴻海認為,在終端客戶的總資本支出中,服務器約占40%,電源和冷卻系統約占20%。此次價值鏈延伸舉措,旨在將公司的價值捕獲比例從資本支出的40%提升至60%,這也將有助于提高毛利率。
主權AI將撐起算力市場新增長點
鴻海表示,公司正積極把握主權人工智能領域的機遇,預計未來五年內該領域將有超過1萬億美元的 AI 投資項目。
主要項目包括美國的 Stargate(5000 億美元)、歐盟的 InvestAI(2000 億歐元)以及沙特阿拉伯的 Humain AI(1000 億美元)。
管理層認為,鴻海將在該領域占據顯著市場份額,部分項目已開始加速推進,預計2026年開始為公司貢獻收入。
鴻海對美國 Stargate 項目態度尤為積極,其俄亥俄州(OHIO)工廠很可能成為模塊化數據中心的制造基地。摩根大通估算,Stargate 項目(功率為 10 吉瓦)一旦落地,未來數年內可能帶來相當于7萬個GB200 機架的計算需求。
目前鴻海在美國運營著3家工廠,第4家工廠正處于開發階段。其中,得克薩斯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工廠相對較新,威斯康星州的工廠則已運營一段時間。管理層預計,2026年美國業務將實現大幅增長,產能將擴展至當前的數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