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界M8——中流砥柱

8月問界M8純電車型上市,售價35.98-44.98萬不等,宣布純電和增程同價的時代到來。雖然問界品牌車型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溢價門檻,但是敢于當行業第一人,給出同價方案也是很令人欣喜。
并且純電版車型的到來,壯大問界M8產品序列,誰能想到這款中高端新能源市場的中流砥柱,也不過今年4月才上市,滿打滿算上市4個月,累計交付已經突破8萬輛。8月依舊有超2.1萬輛的交付,位列SUV榜單第3位。在35萬+市場站穩腳跟,成為新能源高端產品的標桿,也改寫了高端市場被燃油車型壟斷的市場格局。
小米YU7——初露鋒芒

7月銷量數據,小米YU7表現并不樂觀,月銷剛過6K,和網上鋪天蓋地宣傳的大定超20多萬的數據相去甚遠,一度讓人懷疑是不是看錯了數字。
8月銷量出爐,小米YU7月交付16548輛,已經開始初露鋒芒。要知道,按照小米的訂單數據來看,今年YU7的產能已經被透支,現如今考驗的就是車型交付能力,也就是說是工廠的產能。現階段YU7的提車周期依舊不短,以標準版車型為例,APP顯示要9個月,不過實際提車周期可能會提前,那也要3個月左右,讓不少潛在受眾望而卻步。工廠產能雖然提速20%,但是亟待交付的訂單量可觀,小米YU7的交付速度,也能體現出產能爬坡速度,買還是等?你怎么選?
樂道L90——揚眉吐氣

大家都笑你,偏偏你真爭氣。
今年流行的是6座SUV,不限于增程和純電。說實話樂道L90在2025年新車預告中,算是不起眼的那一列,很多人都把它劃分為“湊數”和“蹭熱度”的陣營,但事實上,不被看好的反而異軍突起,成為高端市場的黑馬車型。
樂道L90的成功,有兩點,一是時機恰到好處,截胡了的熱度,原本這時間前后沒有太有力的對手,理想i8應該獨攬熱度和話題度,誰料樂道L90提檔,分散了不少注意力。二是足夠有吸引力的價格,17.98萬的6座旗艦型SUV,管它是不是租賃電池模式,至少足夠震撼,如果你能接受租賃電池模式,這就是你的購車裸價,沒有套路。
換電不僅省去了電池質保問題,也解決了用車時間成本。足夠的價格誠意,才能讓換電優勢被消費者接納。無論此前如何被唱衰,至少現在樂道能夠挺直腰桿,揚眉吐氣了。
零跑B10——后勁不足

零跑B10的銷量走勢是有些沒料到的,上市首月破萬,次月銷量超1.4萬輛,但是從7月和8月,銷量就回落至7k上下,8月銷量顯示月銷6926輛。
有不少網友都表示疑惑,零跑B10怎么了?怎么賣不動了?不應該成為新的爆款,訂單收割機嗎?
首先要承認的是,零跑B10的確是有傲視同級別的能力,首先門檻低,不到10萬起售,就算是沖著顏值和純電緊湊型SUV的身份,續航超500km,也有不低的性價比。它還給出了同級別車型罕見的配置,激光雷達拉進了12萬內,頂配也不到13萬。對年輕消費者而言,這的確很難拒絕。
零跑B10的銷量回落,一方面是前期積攢的現車庫存量逐漸被消耗,另一方面后續產能跟不上交付進度,目前的生產線主要保證零跑C系列的生產和交付,B10受到了影響和波及。而且還有產品的使用感受也逐漸有反饋,會影響部分消費者選擇。當然關鍵的還是消費者在觀望,看看同級別車型有沒有產品跟進,或者有更強競品上市。等等總是不虧的。
小鵬G7——不如預期

是遠不如預期,8月月銷只有6811輛,7月銷量也就5529輛。
有人說是小鵬G7價格玩脫了,一開始喊出22萬+的售價,想要搞上市直降4萬的反差,結果消費者只看到了22萬就再見了,根本沒時間了解直降4萬的套路。其實并不是這個原因,當然小鵬G7這次的營銷的確算不上高明,殺敵100,自損一千,沒有什么正向的話題和熱度加持,反倒消耗了不少路人緣。
真正的原因還是在于小鵬G7本身產品力不夠硬,門檻也不夠低,沒有足夠打動消費者的點,綜合產品力中規中矩,定價也是咬在小鵬G6之上,維持產品架構體系和定價邏輯。但是小鵬P7+又不顧P7i的定價和產品架構,也是充滿了矛盾。不知道第四季度計劃上市的G01能否找準定位,大放異彩。
嵐圖FREE+——前途未卜

要承認,這次的嵐圖FREE+的確有性價比,也從市場銷量反饋來看,消費者也是認可的。8月超5k的月銷量,突破了嵐圖FREE的記錄,也助力這款車成為暢銷陣營,談不上多么爆款,至少對嵐圖這個新能源陣營的二三線品牌而言,已經是實屬不易。
不過看到FREE+的成功,也有著對這款車未來的擔憂,FREE+很顯然把寶壓在了華為乾崑輔助駕駛和鴻蒙座艙系統,通過全系標配,以及CDC+空懸等硬件,打造超同級別車型的配置體驗,拉升性價比。靠著拉低華為系車型的門檻,這次收獲了不少關注,后續如果華為的嫡系或者其它競品再度放低華為鴻蒙座艙和乾崑的門檻,FREE+立足的優勢又在何方?是曇花一現,還是銷量長虹?看嵐圖后續的動態吧。
理想i8——不太理想

8月月銷2212輛,不過這車還不是完整月的數據,9月份的數據更有實際意義,但是你這個交付量也著實不高。
理想哪有賣不動的車,MEGA設計輿論翻車成那樣,門檻都要50w往上了,一個月銷量照樣超3k,這何嘗不是理想品牌在高端市場含金量的表現。
理想i8作為純電序列,首款SUV車型,雖然沒有背負銷量重擔,但也算意義非凡,開局不利,銷量不甚樂觀。前有樂道L90截胡,后有特斯拉Model Y L蓄勢待發,失去了天時,上市后輿論翻車,緊急公關,下調售價統一版本,才算挽回一些損失,不過從銷量來看,短時間內市場認可度不算高,就看理想i6能不能扭轉乾坤,盤活理想的純電動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