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經新聞報道,印度尼西亞預計將于2025年底取消電動汽車關稅豁免政策。這一優惠政策曾助力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比亞迪等企業提升在印尼的銷量,卻也對印尼當地工廠的生產造成了沖擊。

圖片來源:比亞迪
印尼工業部一名官員上周在該國首都雅加達(Jakarta)的一場活動中表示,目前尚未與其他部門討論延長電動汽車關稅豁免政策的事宜,此項關稅豁免大概率將在今年年底到期。
此前,印尼對電動汽車免征進口關稅和奢侈品稅,旨在推動電動汽車的普及。中國汽車品牌在此政策中受益最大。印尼電動表現強勁,今年前7個月銷量約為4.2萬輛,同比激增約140%,占該國新車總銷量的比例已接近10%。
比亞迪是主要受益企業之一,因其在印尼銷售的所有車型均為進口。2024年7月,比亞迪在印尼推出了熱門車型——M6電動車,售價與燃油車相當。目前,比亞迪在印尼電動汽車市場的份額已超過50%。
與此同時,在印尼設有工廠的日本汽車制造商卻面臨困境。隨著更多平價動汽車涌入印尼市場,豐田汽車等日本車企在印尼車市的整體份額已跌破往常的90%。
印尼汽車工業協會的一名代表指出,該國汽車行業的工廠利用率已從73%降至55%,并稱該國關稅豁免政策雖推動了電動汽車的普及,卻也阻礙了該國汽車行業的發展。
如今焦點在于,長期享受印尼政策紅利的中國汽車制造商,能否兌現在印尼本土投產的承諾。印尼政府對車企的要求是,在當地的需達到或超過進口量,且車企需在2027年前啟動印尼本土生產。
比亞迪正在印尼西爪哇省(West Java)建設一座工廠,計劃于2026年初投產,年產量目標為15萬輛。但整體而言,其他中國車企是否會跟進落實印尼本土生產,目前仍不確定。
此外,由于印尼中產階級購買力大幅下降,盡管電動汽車銷量表現亮眼,整體新車銷量仍有所下滑。印尼市場對汽車的需求增長停滯意味著,車企擴大本土產能難以獲得可觀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