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汽車行業的激烈競爭中,如何平衡短期市場表現與品牌的長期發展,成為行業面臨的重要課題。在此背景下,回歸“汽車的品牌本質”與深入理解“用戶真實需求”顯得尤為重要。
而就在近日,央視《對話》聚焦汽車,邀請到董事長魏建軍進行深度的對談分享,節目中,魏建軍首次系統闡述了“一個核心價值觀、兩個發展理念、四項不為、‘四化’戰略”的體系,勾勒出長城汽車差異化的破局路徑,希冀為中國汽車產業實現良性健康發展提供可參考的破局樣本。

其實,當行業競爭進入到一個全新周期之時,破局點恰在于拒絕跟隨性競爭,推動技術融合與全球化戰略并進,從而構建起新的競爭邏輯,重塑企業價值鏈體系。而魏建軍與央視財經頻道這場對話的深意,正是長城汽車重申自己的立場:面對行業困局,以堅持創新投入和站位全球視野兩大發展理念,通過修煉內功和向外拓展尋破局之道。
唯有技術,才是硬核支撐
當下,中國汽車市場競爭加劇,各大車企在積極搶占市場份額的同時,也面臨著行業利潤空間承壓的挑戰。在此背景下,魏建軍深知唯有堅守長期主義才能破局。
如何破局?魏建軍將其根本邏輯總結為“誠信造車、良心造車”,這一理念成為其抵御行業浮躁的“定盤星”。
何為誠信良心造車?魏建軍的答案是不做平庸的產品,而是挑戰技術的極限,靠產品本身創造價值。

眾所周知,長城汽車對研發投入向來以“不設限”聞名。而技術研發,正是長城汽車“修煉內功”的核心。
一直以來,長城汽車始終堅持持續的研發創新投入。長城汽車給出的一組數據印證了魏建軍對于研發投入的決心:連續三年研發投入超百億,2024年投入占比達5.2%,在自主車企中位居前列。2.3萬工程師組成的研發團隊成為技術突破的核心力量,截至2024年底,長城集團累計申請專利近5萬項,授權專利近3萬項。
這種投入轉化為實體研發矩陣,此次訪談的風洞試驗室以及亞洲最大的獨立安全試驗室就是其中一部分。
10年前,長城汽車花費3個多億打造了這個“呼風喚雨”之所,將不可控的自然環境裝入室內,用于持續的整車級試驗。哪怕是現在,也少有整車企業愿意花費重金去打造類似的試驗環境,魏建軍介紹道,“現在我們了解到的,像這樣跟我們這一個水平的,在國內只有試驗測試機構有”。

其實在長城汽車,諸如此類投入高、設備先進的試驗室還有很多。“對于長城來講,投資這些東西,這些裝備我們從來手都不軟。實話說雖然我們不是最大的汽車公司,但是長城的實驗設施,堪稱奢侈,非常全。”魏建軍表示。
除此之外,長城汽車還自研了4.0T V8發動機等核心技術,還在智能化領域推出了Coffee OS 3.0、第三代智能駕駛系統Coffee Pilot Ultra等核心技術,構建了技術驅動的破局邏輯。
讓造車回歸本質,讓技術實現價值。長城汽車以整車品質制造為核心全面布局技術體系,實現多物種相互作用,并持續進化。換句話說,長城汽車正是因為強有力技術的加持鏈接,才得以實現旗下五大品牌的協同作戰、共同增長。

這也正如魏建軍所言,在長城汽車三十五年的時間里,不僅僅是堅守了對中國汽車的熱愛,更積累下了豐富的技術資源。
錨定全球,重構價值體系
其實,當行業競爭進入到一個全新周期之時,每個品牌不得不思考品牌護城河的難題。面對行業現狀,長城汽車保持住了定力,其油電平等化、泛內燃機化、新能源多元化、戰略全球化的“四化戰略”,成為長城汽車破局的核心抓手。
其中“油電平等化”是關鍵,將競爭從同價升維至同價值,擺脫低水平纏斗;“泛內燃機化”基于全球需求務實布局,鞏固基本盤;“新能源多元化”則是拒絕單一技術路線賭注,筑牢技術防線;“戰略全球化”開拓藍海,重塑品牌溢價。

“油電平等化”是助推長城汽車實現“價值”升維的重要環節。魏建軍在節目中強調,純油、純電、混動,甚至氫能都應該發展,這樣才能真正地實現汽車大國為全球用戶服務的定位。長城汽車提出的“油電平等化”,旨在消除用戶因動力形式不同而產生的體驗落差,無論用戶選擇燃油車還是新能源車,都應獲得同等水準的智能化體驗、駕乘品質和服務保障。
長城汽車的“泛內燃機化”是基于對全球市場多元需求的冷靜判斷。在混動(Hi4技術)、高效燃油發動機領域,長城汽車擁有深厚的技術積淀和領先的市場份額。“泛內燃機化”不僅可以鞏固長城汽車在國內SUV、皮卡市場優勢地位,同時還可以通過技術升級,滿足全球不同用戶群體的實際需求,也印證了內燃機在低碳時代依然擁有強大生命力。

截至目前,長城汽車已實現全動力布局,完成汽油、柴油、混動、純電、插電混動和氫能全覆蓋,擁有3.0T V6、4.0T V8汽油發動機和2.4T柴油發動機等先進動力技術,下一代全動力智能超級平臺更是兼容插混、純電、氫能、混動、燃油五種動力形態,滿電零百加速4.4s,饋電零百加速4.7s,采用領先的800V混聯架構,純電續航超400km,同時具備前沿智能化技術。
“新能源多元化”是長城汽車以技術儲備應對全球化競爭的重要舉措。目前,長城汽車在多條技術路線上并行投入,以此應對行業變革、政策風向以及資本市場走勢帶來的諸多不確定性,這意味著,長城汽車已為未來可能出現的多種能源解決方案做好了充分準備。
“戰略全球化”是長城汽車破局的關鍵。當國內市場增長放緩、行業競爭白熱化,廣闊的海外市場是釋放產能、提升品牌溢價能力的增量空間。長城汽車憑借提前布局的全球研發、生產和營銷體系,已經具備了將中國制造的技術、產業和生態輸出全球的能力。眼下,長城汽車正以獨有的生態出海模式,將“戰略全球化”落地生根,實現品牌向上。

在魏建軍看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實現汽車大國為全球用戶服務的定位。他同時強調,這既能讓不同國家、地域的用戶獲得相應場景的出行解決方案,又能構建中國汽車產業完整的技術生態,確保中國汽車在全球競爭中沒有技術短板。
可以看出,長城汽車的“四化”戰略相互支撐,既避免了單一技術路線的風險,又覆蓋了全球多元需求,構成了長城汽車穿越行業周期的“護城河”。
結語:
文藝復興先驅但丁在《神曲》中寫道:“你要堅定自己的信念如一座高塔,不因暴風雨而傾斜才對。”本質上,這也是魏建軍的想法。
從堅持一個誠信與良心的價值觀,到夯實內功、堅持創新投入和開拓市場、站位全球視野的兩個發展理念,再到“四項不為+四化戰略”,這是長城汽車對造車本質的堅守,既為自身鋪就差異化路徑,也給行業提供了穿越周期的啟示。一定程度上,這也是魏建軍內心的家國情懷促使他在此時此刻帶領長城汽車做出這樣的選擇。因為他不僅僅將造車視為一項事業,更是一種使命和擔當。

在訪談尾聲,魏建軍展望行業未來時提到:“我們再努一把力,我們耐得住寂寞,我們再走20年,我覺得汽車強國這個標簽,真有可能落到咱們中國的頭上。”這句感慨恰是長城汽車破局之路的生動注腳——當行業陷入短期利益博弈時,它以“誠信良心”錨定方向;當市場追逐技術熱點時,它以“百億研發”夯實根基;當競爭聚焦國內內卷時,它以“全球生態”打開空間。在行業發展的多元格局中,它以“誠信良心”錨定方向;在技術創新的浪潮之巔,它以“百億研發”夯實根基;在市場競爭的廣闊舞臺上,它以“全球生態”打開空間。
未來,當行業的流量泡沫退去,那些堅守品牌本質、深耕技術與產品價值的企業,終將成為汽車工業的“長青者”。而長城汽車,早已走在這條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