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U8用事實證明,中國車企走得通下沉市場,也能沖擊高端,乃至百萬級市場,買單的消費者照樣多。
此前,仰望汽車發布了一組數據。仰望U8用時132天交付5000臺新車,月均銷量超1000臺,門店營收超55億元。如果這只是一臺30萬級車型的銷量,顯然一般,但以百萬豪車的視角來看,這樣的成績無疑說明了仰望U8已經初步站穩腳跟,獲得了用戶與市場的認可。
既然銷量還行,有人可能會好奇,到底什么人才會選擇仰望U8呢?他們為什么選擇仰望U8?通過紀錄片《尋找仰望車主》,我們能找到答案。可以肯定的是,買仰望的人有錢,數據顯示,仰望U8車主80%以上都是企業家,也一定程度上印證了這點,同時他們也高度認可現在的國產車實力,認可比亞迪的精神與內核。
在大象放映室《尋找仰望車主第三期》中,我們見到了寧波第一位仰望U8車主——黎暉(久瑞生物董事長)。從20世紀80年代末摸爬至今,企業家黎暉除了實現個人價值與抱負,30余年的奮斗歷程,也親眼見證、親身經歷了我國工業的落后與崛起。
采訪中,黎暉提及到被比亞迪掌舵人王傳福以技術為先、從0做起,再從1到100的企業精神所感動,并引起高度共鳴。后續下單仰望U8,前后用時不超過5分鐘。
乍一看,不到5分鐘花掉上百萬的舉動,確實過于草率且武斷。但當我們將角度放在一位見證中國工業成本、汽車工業崛起的實干企業家身上時,你就不難理解,TA們為何會如此青睞仰望U8。
仰望汽車能有今天的輝煌,能代表比亞迪以“100”的全新面貌,得到市場&用戶的高度認可,離不開比亞迪對技術一步一腳印的探索,以及對時代風向變化的敏銳洞察,踩準了時代發展趨勢的節點,從而厚積薄發。
從技術來看,早在2003年,比亞迪就已經成長為全球第二大充電電池生產商;2008年,比亞迪便推出了全球首款量產插電混合動力車型。在過去多年時間里,主打“技術為王”的比亞迪,不斷在新能源動力領域投入大筆研發費用,如今,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具備“閉環式”造車實力。
作為“迪王”的仰望U8,自然集成了比亞迪的頂級技術。如仰望U8搭載的璇璣電子電氣架構,其中央計算平臺由比亞迪自主研發;為提高云端AI訓練效率,比亞迪還自建了算力達2000TFLPOS的超算中心,賦予其出色的科技實力。
仰望U8以橫移姿態登場,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亦離不開比亞迪打造的易四方技術平臺。仰望U8通過四個車輪對應的四個獨立電機,結合電子電氣架構的中央集成控制,即可實現對四電機的動力前后、左右矢量分配控制,進而輕松完成車輛“原地畫圓”操作。
在易四方技術加持下,仰望U8還具備“浮水”功能。比亞迪在底盤開發的云輦-P系統,也讓仰望U8基于智能液壓車身控制系統,解鎖了四輪貼地、露營調平、超強耐力、超強越野實力等技術成就。
總結:他們愿意選擇仰望U8,一方面是仰望U8自身能打,擁有諸多“獨門絕技”可以吸引用戶,同時產品價值仍然高于大部分海外車型;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比亞迪堅持技術為王,從艱難時代一路向前打拼、腳踏實地并走向頂峰的經歷與文化,與諸多企業主們相互契合。另外仰望U8的成績也十分具有代表意義,既是比亞迪多年技術積累、品牌價值成就的具象化產物,也是中國車崛起并開始反超的一面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