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消息,日前,消息人士稱,通用宣布將召回約千名此前從Cruise離職的工程與運營骨干,重整面向乘用車的自動駕駛研發棧,并把目標明確在實現L3至L5級別的自動駕駛。
與此前押注Robotaxi的平臺化擴張不同,這次通用回歸乘用車ADAS,強調安全冗余、成本約束與量產節奏的平衡。
推動這次轉向的是新任首席產品官斯特林·安德森,他曾是自動駕駛卡車公司Aurora的聯合創始人及原首席產品官。
▲通用新任首席產品官斯特林·安德森
Aurora此前在德克薩斯州開通了美國首個商業化、全自動駕駛卡車運輸服務,常規運營于休斯頓至達拉斯之間。
安德森于2017年創辦Aurora之前,曾在特斯拉主導Model X項目,并領導實現Autopilot系統交付的團隊。
如此看來,此次通用是既要把技術做深,也要讓功能能落在更多車型與路況之上。
01.
采用成熟方案或縮短量產時間
此前通用ADAS面臨挫折
此次通用宣布召回Cruise人才,很可能是要把過去在復雜城市路況中打磨出的感知、規劃、仿真與安全體系沉淀到新的乘用車量產平臺,縮短工程爬坡時間,避免關鍵能力流失
對通用而言,這是在技術可行性、監管不確定性與資本效率之間作出的更務實的再出發。
在之前的幾年里,通用在自動駕駛上的路徑經歷了擴張、收縮與再聚焦。2016年收購Cruise后,通用選擇以獨立化運營推動L4共享出行。
然而在事故、監管與資本消耗交織的壓力下,2024年12月通用擱置了Cruise的Robotaxi擴張,將其由獨立公司調整為面向集團的技術整合部門,把精力轉向服務量產車型的駕駛輔助體系。
▲搭載Super Cruise的凱迪拉克汽車
同一時期,原本定位更高階的Ultra Cruise被并入Super Cruise路線,技術棧走向一體化與平臺化,強調以可量產、可驗證、可監管的節奏推進。
2025年5月上任的首席產品官斯特林·安德森帶來更清晰的產品方法論,以個人車輛為核心載體,以混合感知為安全冗余,以軟件定義與數據閉環為效率引擎。
由此,召回約千名Cruise前員工的決定順理成章,復用Cruise在城市復雜場景、仿真驗證、地圖與傳感器融合上的經驗,正是通用向L3演進并為L4/L5預埋能力所需的關鍵杠桿。
▲網傳Cruise事故現場圖片
在幾年前,Cruise曾在舊金山率先開啟無人化試運營,并短暫實現付費服務,但一系列交通事故把技術缺陷、運營脆弱性與組織治理問題集中暴露。
監管隨即收緊,運營許可被撤、調查升級,車輛退出公共道路,管理層震蕩與財務虧損疊加,使Robotaxi的商業路徑在短期內難以為繼。
高昂的單車成本、對高精地圖與特定區域條件的強依賴,讓規模化與盈利性同時承壓。
在宏觀資本趨緊與公眾信任下降的背景下,通用選擇按下暫停鍵,不再大規模推進Cruise的Robotaxi擴張,將資源投向可量產的ADAS與面向車主的城市與高速融合能力。
02.
結語:通用重啟ADAS研究
此次通用重啟Cruise的人才開始乘用車的ADAS研究,一方面是對于資源利用的考慮,另一方面也是對ADAS技術的看好。
可以說,這并非對無人駕駛終局的否定,而是階段性地把“可交付、可監管、可持續”的乘用車自動駕駛置于優先級更高的位置。
以L2+/L3在更多車型與場景落地,沉淀安全數據與工程能力,為未來更高階自動駕駛留出技術與社會接受度的爬坡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