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成都車展的專訪間內(nèi),江鈴福特科技總裁、福特縱橫主理人劉繼升面對媒體,顯得從容而篤定。
他表示,福特縱橫不參與純粹意義上的“血戰(zhàn)”,而是選擇另一條路——以場景定義產(chǎn)品,以生態(tài)重塑品牌。
他身后是剛剛亮相的智趣烈馬:一款被寄予厚望的新能源車型,也是福特縱橫在本屆車展上交出的關(guān)鍵答卷。
01. 差異化破局:從“硬核越野”到“可城可野”
當前中國汽車市場競爭之激烈,前所未有。
每年有數(shù)百款新車上市,但真正能被用戶記住的其實寥寥無幾。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讓一款車被記住,成為所有品牌面臨的核心挑戰(zhàn)。
劉繼升坦言,福特縱橫品牌并不追求“大而全”,而是聚焦于“差異化”。
智趣烈馬的推出,正是為了補全烈馬家族的產(chǎn)品矩陣,從以往專注硬核越野的燃油車型,拓展至更貼近城市生活的新能源領(lǐng)域。

智趣烈馬提供增程與純電兩種動力版本,純電續(xù)航達650公里,增程續(xù)航超過1200公里,車身超5米,內(nèi)部空間寬敞,并基于福特福域平臺打造新一代電子電氣架構(gòu)。
更重要的是,它保留了烈馬家族的越野基因——具備兩把差速鎖和越野360系統(tǒng),同時融入了更多貼合中國用戶需求的場景功能,如小憩模式、舉升頂設(shè)計、6kW外放電功能、山野廚房等,真正實現(xiàn)“可城可野”。
02. 用戶畫像:從“硬核玩家”到“精致生活家”
劉繼升還指出,燃油烈馬用戶更多是越野愛好者,追求極致的戶外體驗。
而智趣烈馬的用戶則更偏向城市通勤與周末輕度戶外活動,他們看重靜謐性、續(xù)航、智能駕駛,以及更低的戶外體驗門檻。
“這群人追求的是精致生活,不是‘賺錢-花錢’的循環(huán),而是讓生活更有質(zhì)感。”
智趣烈馬正是為了這群人而來——他們不一定非要爬石頭、涉泥潭,但希望有一臺車能支持他們偶爾逃離城市,享受自然。

福特縱橫不是在“畫用戶畫像”,而是在“搭建平臺”——通過改裝、裝備、活動等生態(tài)內(nèi)容,讓用戶基于自身需求選擇車型,而非被年齡、職業(yè)等標簽限制。
“烈馬是一種文化,認同這種文化的人自然會成為用戶。”
談及品牌生態(tài)與社群建立,福特縱橫高級副總裁顧嘉穎補充道,去年“縱橫購”僅改裝產(chǎn)品銷售額就達成破億,社群活動也超千場,收費參與率極高。
“這種能力,新勢力不一定有。”她驕傲道。
03. 營銷策略:從“賣車”到“賣生活方式”
面對“如何平衡個性化與銷量”的提問,劉繼升表示,個性與銷量并不矛盾。
“只要個性符合時代需求,就有廣泛的群眾基礎(chǔ)。”
智趣烈馬兼具新能源車的智能與越野車的性能,是目前市場上少有的產(chǎn)品類型,具備天然的競爭力。

在終端營銷方面,福特縱橫并沒有完全照搬新勢力的直營模式,而是依托現(xiàn)有的經(jīng)銷商體系,通過培訓(xùn)賦能、統(tǒng)一話術(shù)、場景體驗等方式,推動銷售團隊從“燃油時代”向“新能源時代”轉(zhuǎn)型。
劉繼升強調(diào):“銷售自己不會玩,用戶就不會信。”
因此,福特要求銷售員親自體驗一鍵成床、使用山野廚房、躺進車內(nèi)休息,真正理解產(chǎn)品背后的生活方式。
04. 未來展望:不止于車,更是一種生活主張
劉繼升現(xiàn)場大方透露彩蛋:福特縱橫正在打造第二個戶外主題樂園,位置更靠近市中心,降低用戶體驗門檻。
“我們希望用戶第一次看星星是在智趣烈馬里,第一次覺得車能改變生活也是在智趣烈馬里。”
在他看來,智趣烈馬不僅是一款車,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載體。
“我們賣的不是車,是一種生活主張:車可以這樣用,生活可以這樣過。”
這種主張和態(tài)度,正在通過產(chǎn)品、活動、社群和樂園,一步步落地生根。
05. 寫在最后
在中國汽車工業(yè)邁向電動化、智能化的進程中,福特縱橫提供了一種另類思路:
不以規(guī)模定勝負,而以場景塑價值;不以參數(shù)論英雄,而以體驗見真章。
正如劉繼升所言:“車不只是移動工具,它可以是改變生活的伙伴。”
在高度同質(zhì)化的市場中,福特縱橫正試圖用“生活方式”重新定義汽車的邊界——而這,或許正是其品牌在這場淘汰賽中賴以生存的“非對稱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