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 年問世的福特T 型車,是全球第一個采用了流水線方式,大批量生產的車型,因此降低了車輛價格,累計銷量超過 1500 萬輛,引領了汽車大眾化進程。它不僅是單純的交通工具,還被用作農機動力源、急救車、商用車等多種用途,被譽為美國的 “國民之車”。
現在,福特計劃延續 T 型車的精神,在電動車時代打造低價電動車并進行大批量生產,以擴大普及型電動車市場。福特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明確表示 “要打造電動車版 T 型車”,并計劃在美國肯塔基州設計和組裝全新電動車平臺,以確保價格競爭力和生產效率。
當前電動車市場的價格競爭日趨激烈。美國和歐洲通過稅收優惠和補貼維持市場需求,但電池原材料價格的波動性以及生產基礎設施的擴建成本帶來了不小的負擔。隨著特斯拉和中國比亞迪主導價格下調競爭,僅靠單純的價格策略已難以保證盈利。
福特擁有大批量生產經驗、覆蓋北美全域的經銷商網絡以及可享受《通脹削減法案》(IRA)優惠的本土生產基礎等優勢,但也存在電動車部門持續虧損、與實現從電池到整車垂直整合的競爭對手相比成本控制力較弱等劣勢。
競爭格局同樣不容樂觀。特斯拉正在研發 2.5 萬美元級別的低價車型,通用汽車則在擴大基于奧特能(Ultium)平臺的電動車產品線。現代汽車和起亞正在美國建設電動車專用工廠,提高北美生產比重;大眾汽車則以低價車型 ID.2all 進軍歐洲市場。
業內認為,福特有望在北美中低價電動車市場取得一定成果,但難以重現 T 型車時代的絕對優勢。分析指出,短期內福特可憑借稅收優惠和品牌可信度擴大市場份額,但長期來看,需依靠電池自主化、生產效率提升及價格下調空間作為支撐,才能維持該戰略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