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四批690億元國補申請截止時間為12月31日,但由于范圍覆蓋家電、數碼和新能源汽車等15大品類,在河南、山東、江蘇和湖南等部分消費大省額度非常緊張,實際截止時間可能會提前。
早前,湖北、重慶、上海和貴州等多省市也宣布“先到先得”、“報名+公證搖號”等措施收緊對汽車報廢更新或置換更新的補貼政策。
加上明年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將從全額免征(每車不超過3萬元)調整為減半征收(每車不超過1.5萬元),疊加國慶假期的促銷活動,共同推動消費需求的釋放,但由于去年同期置換更新政策加碼創造了較高的對比基數,今年中秋和國慶假期疊加又影響了部分銷售工作,10月我國乘用車市場以微跌畫上句點。

根據11月10日乘聯會公布的數據,10月國產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為224.2萬輛,同比下跌0.8%。
得益于此前的連續增長,特別是5月-9月均創下同期歷史新高,今年前10個月國產狹義乘用車零售總銷量仍同比增長7.9%至1925.0萬輛。
批發層面,依靠出口量的不斷攀升,10月國產乘用車的批發銷量創下293.2萬輛的歷史同期最高成績,遠高于去年10月的272.6萬輛,連續數月刷新同期紀錄讓今年前10個月批發的總銷量達到2377.0萬輛,同比增幅為12.3%。
其中,10月國產乘用車(含整車與CKD)出口量同比增長27.7%至56.8萬輛,這是乘用車歷史上的單月新高,自主品牌也取得47.6萬輛的單月出口最高紀錄。
比亞迪吉利穩坐年度冠亞軍
盡管,整體車市由正增長轉為微跌,但在頭部車企的帶領下,10月自主陣營的銷量和份額仍保持向上勢頭。

乘聯會的數據顯示,10月自主品牌零售銷量為155萬輛,同比增長4%,在零售市場中份額取得68.7%的新高,同比增加3個百分點。
同時,10月合資陣營各大主要系別全面走跌,德系同比減少2.3個百分點至13.5%,日系也減少0.6個百分點至12.3%,美系微降0.3個百分點至3.7%。
因此,在10月乘聯會狹義乘用車零售與批發銷量的車企十強榜單中,自主車企不僅繼續占據絕大多數席位,而且排名還越發靠前。
依次來看,在零售榜單中,10月同比再次走跌,但仍以29.6萬輛還是霸占著榜首之位。
依靠吉利銀河在新能源市場的加速擴張,10月吉利汽車在國內銷量達到26.6萬輛,這一成績超過今年1月的24.0萬輛成為其的單月歷史新高。

作為合資巨頭的一汽-大眾以13.6萬輛繼續摘得季軍頭銜,汽車因0.4萬輛的差距排在第4,奇瑞汽車也達到13.0萬輛。這三者的銷量非常接近,后兩者隨時都可能超越北大眾。
上汽通用五菱和長城汽車雖分別只排在第6和第8,但增幅分別達到12.6%和20.9%,它們是零售榜單后半部分唯二增長的車企。
而在批發榜單中,自主領軍者們更是直接占據七個席位。
隨著在海外市場的不斷擴張,10月比亞迪、吉利、奇瑞和長安的批發銷量都比零售大幅增加,特別是比亞迪達到43.7萬輛,以此它們也繼續壟斷著四強的席位。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吉利的30.7萬輛是其首次跨過30萬輛的門檻。

由于一汽-大眾幾乎沒有出口,所以在批發榜單中僅排名第5。在出口的加持下,長城的批發排名前進至第7,來到上汽通用五菱的身后。憑借著MG在海外,尤其是歐洲市場的熱銷,上汽乘用車也在批發十強中排名第7,甚至超過上汽大眾和一汽豐田。
更需要說明的是,因今年以來比亞迪和吉利連續占據國產乘用車車企零售和批發榜單的冠亞軍席位,其中1月吉利為冠軍,其余月份均為比亞迪,與身后的一汽-大眾和奇瑞汽車拉開了巨大的差距,是以今年全年這兩者大概率也將成為零售與批發榜單年度冠亞軍頭銜的獲得者。
新能源在國內海外持續走強
和以往一樣,新能源依舊為整體乘用車市場創造著非常可觀的增量。

根據乘聯會的數據統計,10月國內零售的新能源銷量為128.2萬輛,同比增長7.3%。其中,僅純電繼續增長20.4%,插混和增程式再次走跌,跌幅分別為10.3%和7.7%。
受插混和增程式的影響,10月國內新能源滲透率沒能再創新高,但保持在57.2%的高位,比去年同期增加4.3個百分點。這使得今年前10個月國內新能源滲透率進一步提升至52.7%,銷量為1015.1萬輛。
由于明年國內新能源車的購置稅優惠將會變為減半,雖說已有部分車企承諾盡快下定,如果交付被拖延至明年導致無法獲得到優惠,車企會承擔補貼相應的金額,但今年內購車或許還能享受到置換更新或報廢更新補貼,因此年底前肯定會有大量消費者繼續搶購新能源汽車。

那么,按照目前的走勢推測,今年全年國內新能源滲透率應該肯定會超過53%,甚至有希望沖擊54%。
不僅在國內,在車企們的共同努力之下,越來越多國產新能源汽車走向海外,10月新能源乘用車出口量也創下25.1萬輛的單月歷史新高,這讓批發銷量中的新能源滲透率也收獲55.3%的單月最高紀錄,前10個月批發層面的滲透率進一步增加至50.7%。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國內消費者更偏愛純電車,但在海外插混和增程式也受到部分消費者的喜歡,是以10月這兩者的出口銷量繼續高速增長,這使得插混的批發銷量同比增長2.3%,增程式的跌幅也收窄至1.9%。

再從以車身形式區分的傳統三大細分領域來看,雖說在置換更新和報廢更新政策的驅動下,大量消費者會選擇性價比更高的A00級和A0級乃至部分A級純電轎車,但由于國內更多消費者還是偏愛SUV,而且確實有部分省市的“補貼”已提前結束,因此10月SUV的零售銷量同比逆勢增長0.5%。
至于體量最小的MPV,10月跌幅已擴大至10.9%,今年前10個月的增幅也進一步收窄至2.1%,由此來看今年全年其總銷量可能只大致與去年持平,僅略高于100萬輛。
受今年新能源車購置稅全免政策和國補政策到期的影響,大量消費者會考慮提前購車,車企也會為年度沖量加大促銷力度,因此接下來的11月和12月國內車市的銷量大概率還會繼續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