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內卷持續,競爭加劇,我國汽車行業正經歷著深度結構性調整,呈現整體收縮態勢。其中,體現得最為明顯的,毫無疑問是傳統的4S渠道體系。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汽車4S渠道網絡持續優化,截至6月底全國4S店總量約為3.2萬家,較之2024年年末下降1.9%。可見,“渠道收縮”已然成為了當下車圈里的“主旋律”。
然而有一家車企,卻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選擇了“不走尋常路”。
9月25日,一汽-大眾大眾品牌授權經銷商——邳州金合匯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在江蘇邳州盛大開業。

原本,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城市,新開一家汽車4S店,這樣的新聞很難在網絡上形成“爆點”,可聯系到當下的渠道收縮大環境,卻又切切實實地觸及了當下車市最關鍵的結構性問題:為何一汽-大眾的渠道體系,不僅沒有“做減法”,反而不斷地在全國各地新增布點?這樣的“逆周期信號”,著實耐人尋味。
讓品質服務觸手可及
它將渠道下沉至更多用戶“家門口”
在過去,許多非一二線城市的用戶買車,要么得去到就近的大城市,要么選擇下一級的經銷商。拋開各種多出來的“成本”不計,這些消費者還有一個頭疼的問題,那就是車輛的售后維修保養。
舉個例子,筆者身邊有一位住在江油的某豪華品牌車主,每當車輛需要維修保養的時候,他只能驅車近100公里去到綿陽的4S店進行,要么就只能選擇就近的汽車維修廠。一方面維修成本、時間成本切實增加,更重要的是他既需要擔心路邊汽修廠的品質難以得到保障,還無法得到其原本應該享有的優質服務。
而選擇將渠道持續下沉的一汽-大眾大眾品牌,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痛點。
今年上半年,一汽-大眾大眾品牌推出了“百店千家”渠道發展計劃,旨在以更豐富的網絡布局構建起更龐大的銷售與服務體系,滿足多樣化消費需求。截至目前,大眾品牌網絡規模快速擴充,新開業一級網絡70家、衛星店28家;另一方面,市場覆蓋縱深推進,不僅實現了地級市93%與全國百強縣100%的雙重覆蓋,更將觸角延伸至600余個縣級市,覆蓋率已達35%。
正是因為一汽-大眾大眾品牌這“扎根式擴張”的渠道建設,讓很多非一二線城市的用戶,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他們本就該享有的品質服務。
而剛好,品質服務就是一汽-大眾大眾品牌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縱觀眼下的國內車市,不少車企被流量“迷了心智”,認為產品好不好另說,營銷和噱頭一定不能少。誠然,我們承認有部分消費者的確就吃這一套,但這絕非長久之計。當消費者真正清醒過來,甚至是身邊的無數實際案例成為參考樣本,他們一定會更加理性地做決定。

而此時,以一汽-大眾為代表的不少合資車企身上的那份“可靠”屬性,就將使得它們擁有更為強勁的競爭優勢。畢竟,敢于在燃油層面推出行業首個全系燃油SUV“雙終身質保”,在新能源領域擁有436項電池安全測試、1600次充放電循環壽命測試數據打底的車企,并不多見。
另一方面則是用戶服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當你走進一家4S店,從店內銷售人員的接待話術和服務流程,你大體就能分別出這個汽車品牌的大致屬性和類別。我們也不否認部分自主品牌在服務層面已經努力開始創新,且獲得了較大程度的提升。但你在合資品牌的4S店里,多少還是能夠體會到些許差別。
而一汽-大眾又是怎么做的呢?據了解,其不僅專門設立了客戶關愛基金快速響應用戶需求,還推出了類似“一城一車一策”的精準營銷,同時升級了“匠·心服務”與“心喜之旅2.0”,包括15項核心權益覆蓋購車到用車全生命周期,以超過900家經銷商網絡的標準化服務,為客戶解決售后方面的焦慮。
隨著一汽-大眾大眾品牌實現全國百強縣全覆蓋,這也意味著這些地方的用戶,今后同樣也能在“家門口”享受到從看車、到購車、再到售后的一站式便捷服務。徹底打消客戶的后顧之憂,為客戶全生命周期的用車旅程提供了穩定可靠的便捷服務保障。
并非是“傳統回潮”
“創新式擴張”切實賦能經銷商
渠道下沉不僅切實利好更多用戶,更是一汽-大眾大眾品牌寫給經銷商合作伙伴的一封“情書”。
當下,一二線城市逐漸從增量競爭轉向存量競爭,這也導致了許多汽車品牌把渠道當作包袱,把經銷商當作了可被替換的節點。愈發明顯的“閉店潮”,自然也是雙方矛盾激化后的必然結果。
選擇渠道下沉的一汽-大眾大眾品牌,首先是把握住了“縣級市場已成為汽車消費新的增長極”這一新機遇,與更多經銷商伙伴共同攜手前行。更重要的,是其在渠道完善的過程中,還采取了諸多的創新。
一汽-大眾大眾品牌率先突破傳統路徑,在標準4S店的基礎上,還創新推出了輕量化一網、下沉一網、衛星店、觸點店等多種靈活、輕量的渠道形式。這些新型渠道形式在投資標準上進行大幅瘦身,顯著降低了經銷商的投入門檻,但在核心功能、品牌形象和客戶體驗上仍保持統一標準。
此外,一汽-大眾大眾品牌還將“共建”二字體會得很徹底。我們在其渠道完善過程中,看不到其他品牌對于經銷商的“強勢管控”,卻能很明顯體會到它給經銷商切實賦能。
無論是“啟航行動”對新網點的幫扶,還是類似“智能工牌”、“雙鏈路營銷”這樣的運營工具,都使得一汽-大眾大眾品牌和經銷商伙伴雙方得到了很好的“成長”。
或許,這也是為何其他品牌都在進行渠道瘦身,而一汽-大眾大眾品牌卻還能堅定地進行“扎根式擴張”的根本原因。

不僅與經銷商伙伴“共建”渠道,一汽-大眾大眾品牌還為經銷商伙伴們提供了充實的“彈藥”。按照一汽-大眾大眾品牌商品規劃,自2026年起將陸續投放10款專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制的全新車型,強大的商品實力將為保障渠道擴張與高效運營注入強勁動能,也讓經銷商伙伴們著實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馬曰:
從讓更多用戶擁有觸手可及的品質服務,到創新式擴張切實賦能經銷商,很好地詮釋了一汽-大眾大眾品牌的渠道完善的原因和意義。
同時,這也是一汽-大眾服務國家區域協調發展大局、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完美體現。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持續深化和縣域經濟的蓬勃發展,居民購買力顯著提升,縣域市場成為潛力巨大的增量市場,一汽-大眾大眾品牌也將與經銷商伙伴一起,收獲這一汽車消費新的增長極所帶來的紅利,連同切實得益的消費者,實現三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