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寧德時代攜手長安馬自達,基于滑板底盤開發新電動車型;7月,寧德時代子公司與T3出行合作,推動滑板底盤在Robotaxi場景落地。
滑板底盤的發展一直引發行業思考:底盤是否正從“車企內部秘密武器”向“可供采購的標準模塊”轉變?整車開發流程是否可能被徹底重構?

正從概念走向大規模產業合作的滑板底盤正在重塑著什么?
時代智能蔡建永:滑板底盤是RoboX的最佳底座,重構造車與用車邏輯

寧德時代(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蔡建永在三十一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暨展覽會2024電動汽車智能底盤大會暨智能底盤主論壇中提出:
“滑板底盤憑借內部集成、上下解耦、對外開放的本質,在導入期就具備原生安全冗余、平地板全線控、預集成解耦和小批量靈活生產的特征,進入成熟期后更實現了接口標準化、生態開放化、跨場景應用及公里成本降低等優勢。我們認為,滑板底盤是RoboX的最佳底座,能讓造車更快更便宜,用車更好玩更多樣。

東風閆濤衛:新型行駛單元解鎖智能底盤個性化“未來形態”

東風汽車公司研發總院底盤域控專家閆濤衛在三十一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暨展覽會新型行駛單元與滑板底盤創新趨勢論壇中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攀升,泛Z世代消費者影響力擴大,智能線控底盤雖能滿足用戶多維度需求但仍有傳統構型局限。
閆濤衛認為,面向未來的新型行駛單元通過獨立驅動和轉向控制,可實現更高的機動性和操控精度,提升車輛在復雜環境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將成為智能線控底盤的有益補充,推動汽車產業向智能化、個性化方向重塑格局。

吉利中央研究院呂健波:全球初創企業爭相布局,滑板底盤競爭格局初現

吉利汽車中央研究院資深總工程師呂健波指出:“在電動汽車創新急需電池、底盤、充電突破的背景下,由CTC電池技術、新型電驅動系統、線控技術(懸架/轉向/制動)、滑板底盤工藝、智能化技術五大核心技術支撐的滑板底盤,作為電動底盤的創新路線,已吸引RIVIAN、REE等全球造車新勢力和初創企業布局,它們在造車模式、核心產品和量產進展上各有特點,共同構成了全球滑板底盤的競爭格局。”

深藍周奕:線控化浪潮下,深藍汽車用三軸向創新重構出行體驗求

深藍汽車整車開發副總經理周奕認為,考慮用戶對極致出行體驗的需求,智能底盤正沿著線控化和域控協調的技術路線,在機械與控制層面不斷突破。深藍汽車在X軸上量產EHB+車輛動態控制2.0向EMB邁進;Y軸從主動后輪轉向功能向線控轉向、角模塊儲備;Z向覆蓋CDC減振器、MRD、單腔空簧等半主動懸架逐步向全主動懸架持續迭代演進。

拿森潘盼:車企與Tier1深度協作共推底盤域控集成升級方案

上海拿森汽車電子有限公司副總裁潘盼表示:“我們(拿森)正在推動由‘感知-決策-控制-執行’構成的深度協作模式,實現底盤域控從分散控制向集成控制的演進,通過OEM與Tier1的緊密合作,把橫向、縱向、垂向的多自由度協同控制融合在一起,從而全面提升整車的安全性、舒適性和智能化水平。”

同濟大學唐辰:模塊化博弈構建底盤控制“可插拔”新范式

同濟大學副教授唐辰在三十一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暨展覽會車輛工程基金項目創新成果產研論壇中提出,針對底盤運動控制系統,利用其模塊化特征引入協作通信解耦來實現不同線控執行器的模塊化建模與綜合,化解“個性”與“共性”矛盾;進而將控制分配問題映射為各控制模塊間的協作博弈,構建對異構配置可插拔適配的模塊化控制協調,達成‘形散而神不散’的基于分布式模型預測控制的協同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