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鋼主席:汽車產業的能源轉型要堅持多路線協同推進
10月24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高度肯定東風新能源轉型成效,指出汽車能源轉型要堅持純電動、氫能、低碳燃料等多能源技術發展方向,加快形成適用于不同場景的多元化解決方案。
10月22日,東風與本田啟動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示范運行,基于東風在商用車領域的深厚積淀、本田的燃料電池技術展開合作。
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和規模推廣,能否成為氫能商業化應用的關鍵?
歐陽明高院士:燃料電池重卡經濟性具有較大提升潛力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會士、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在2025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暨展覽會中指出:“1000km干線場景下,不同動力類型重卡的經濟性最佳續駛里程分別為:燃料電池重卡1000km、電動重卡500km。”
歐陽明高表示,技術樂觀情景下(關鍵技術實現突破、風光余電制綠氫等技術落地),燃料電池重卡總擁有成本將與柴油重卡接近。疊加氫瓶租賃等商業模式創新后,燃料電池重卡經濟性可優于柴油重卡,且接近換電重卡水平。
深藍汽車陳金銳:以商用車為先導,堅定商乘并舉發展路徑和產業升級
深藍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燃料電池系統開發總監、長安燃料電池整車項目總監陳金銳在三十一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暨展覽會氫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應用創新發展論壇中表示,目前國內交通領域中氫能消費占比最大的是貨運領域,高達70%。
陳金銳認為,結合乘用車在交通領域的特殊市場地位(我國乘用車產銷量占汽車總產銷量比重在80%以上,年產銷總量高達2000余萬輛),待國家政策體系與氫能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后,乘用車領域必將成為氫能交通領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應堅定“商乘并舉”的發展路徑,推動燃料電池乘用車產業升級,提質上量。
北汽福田崔凱:以氫能生態為基礎促進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應用
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營銷總公司副總經理崔凱提出:“在示范城市群支持政策的推動下,以典型場景為牽引,從綠電制氫到全產業鏈運營,再到碳資產、金融等生態布局,構建了一套完整的氫能產業生態,以此促進產業的良性發展。”
東風研發總院張劍:在場景需求驅動下開展燃料電池汽車技術創新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總院氫能技術副總工程師張劍認為,整車氫耗量與使用場景緊密相關,市區、高速、“三高”環境下系統與整車控制策略存在差異。因此,需構建以應用場景為驅動的能量管理策略,從系統效率優化及控制、附件功耗,控制策略、動力分配及整車能量流分析等方面著手,開發基于動態平衡的能量控制策略,實現系統怠速零功率輸出等功能,顯著降低整車氫耗量。
一汽研發總院王宇鵬:堅持燃料電池動力系統自主開發和性能優化
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院燃料電池發動機開發領域經理王宇鵬提出:“燃料電池動力系統需從峰值效率和動態響應兩方面進行優化。峰值效率方面,通過分析電堆溫度、計量比、壓力的敏感性,尋找電堆與BOP的最優工作區間并進行操作條件優化,結合排氫策略設計,可實現氫氣利用率≥99%且最高效率可達62.4%;動態響應方面,借助 PID、模糊控制等多種方法,可提升動力系統動態響應性能,系統動態加載可達50kW/s。”
深藍汽車陳金銳:通過核心技術突破推動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發展發展
深藍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燃料電池系統開發總監、長安燃料電池整車項目總監陳金銳認為,燃料電池乘用車技術路線主要有全功率和增程式兩種。增程式產品目前在使用便利性、經濟性與壽命上更契合國內行業實際;全功率路線隨著燃料電池產業規模化,系統成本大幅下降后競爭力將提升。此外,還需從零部件安全設計、高壓儲氫瓶安全設計、故障保護機制以及規范使用等多方面,強化氫燃料電池汽車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