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劇場“青年孵化平臺”目前已正式啟動2024年度公開招募,面向全國范圍18-45歲的青年編導征集原創作品。
除了延續以往對入選作品在資金、場地、技術等方面的支持,平臺還將聯合舞蹈圈的專家學者、全國各地的公共空間,為青年藝術家們的成長提供肥沃土壤。
《熵》劇照 ©?胡一帆
《靜地回升》劇照
2018年,國舞劇場推出青年孵化平臺,陸續孵化了尹昉《熵》、謝欣《靜地回升》、宋欣欣《悠悠視界》、田湉《俑III》、古佳妮《遷徙》、余爾格《獻給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饒宇宏《三岔口》等近四十部青年編導作品。
這些作品先后在國舞劇場與觀眾見面,為國內舞蹈界圈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其中,一批極具中國文化特色身體語匯的作品,吸引了觀眾目光:在漢唐舞蹈劇場《俑III》中,編導田湉重構漢唐舞蹈,營造了舞俑復生、重訪歷史的奇趣體驗;在舞蹈劇場《三岔口》中,編導饒宇宏取材于同名戲曲,以中國古典舞的肢體展現了對當下的思考;在蒙藏兩部曲《錫林河·尊姆》中,來自蒙古族和藏族的多位編導,將民族服飾、馬鞭、藏戲等帶上舞臺,展現了當代青年對于民族文化傳承的思考,刷新了人們對于少數民族的認知。
《俑Ⅲ》劇照
《錫林河尊姆》劇照
《三岔口》劇照
今年5月,青年孵化平臺開啟了新一輪招募。平臺面向國內18-45歲青年舞蹈編導的原創新作,根據作品創作的不同階段,為青年藝術家們提供委約創作、聯合制作、出品制作等不同形式的支持。
“青年編導的原創作品是舞蹈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我們為青年編導提供土壤,而他們則幫助我們構建更加多元化的文藝環境。”國舞劇場副總經理、項目總監陳理說。
《遷徙》劇照
《獻給愛米麗的一朵玫瑰花》劇照
為給入選的青年藝術家提供更多元的服務與扶持,國舞劇場將邀請業內的專家學者為他們提供專業意見,幫助青年編導創造屬于自己的身體語匯,傳達屬于中國青年的聲音。
此外,國舞劇場正在籌備“公共空間聯盟計劃”,希望以上海國際舞蹈中心為軸心,向其他場域輻射,建立公共空間關系網,為青年藝術家的作品提供更多與觀眾見面的機會。
據悉,四川成都LOOKLIVE、浙江杭州天目里OōEli,以及上海本地的油畫雕塑院、思南公館、System系統等空間均已加入該計劃。目前,國舞劇場正在廣發英雄帖,歡迎更多的公共空間主動聯系、加入聯盟,為青年藝術家們提供更多的表演和活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