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在東風本田召開的干部大會上,曹東杰,這位在東風體系內深耕多年的技術派高管,正式回歸東風本田,出任公司董事并被推薦擔任執行副總經理。
回顧曹東杰的職業生涯,從2004年初入東風本田擔任技術員,到如今執掌這家合資企業的日常運營,他用了整整二十一年時間完成從工裝到西裝的蛻變。而今,當他重回這個曾經奮斗過的地方,面對的不僅是熟悉的同事和環境,更是一個正處于轉型關鍵期的東風本田。

老將歸來,技術派重掌東風本田
曹東杰與東風本田的緣分可以追溯到2004年,當時東風本田剛剛創立,他就從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車身廠以派駐員身份加入這個新興的合資企業。從基層技術崗位起步,曹東杰先后擔任焊裝科科長、品質管理部部長、采購部部長、新車型中心中心長等職務,逐步構建起對汽車制造全流程的深入理解。值得一提的是,曹東杰一向保持低調務實的作風,不熱衷于自我宣傳,即便擔任重要職位后也鮮少公開露面,這種踏實專注的性格特質使他能夠深耕技術領域,積累扎實的管理經驗。
2014年,曹東杰出任東風本田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成為企業研發體系的核心成員之一。四后年,他上調東風汽車集團總部,出任戰略規劃部LCV項目總監,隨后升任東風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分管采購和商品企劃工作。
這段經歷讓他從集團層面把握汽車產業的發展趨勢和戰略方向,為他后來在科技的就職以及如今回歸東風本田奠定了堅實基礎。可以說,曹東杰是一個技術專家向全面管理者蛻變的典型路徑,每一步都走得堅實而沉穩。

猛士戰績,智電轉型的證明之力
說起曹東杰職業生涯中最引人注目的經歷,當屬在東風猛士科技的四年時光。2021年,當東風集團決定打造高端新能源越野品牌猛士時,曹東杰成為不二人選。面對這個從零開始的項目,他帶領團隊從品牌定位到產品設計,從技術路線到市場策略,一步步將猛士從概念變為現實。
最初的日子并不輕松。曹東杰和團隊經常工作到深夜,討論產品定位和技術方案。他們決定將猛士定位為豪華電動越野品牌,這個細分市場在當時還是一片藍海。2022年8月,猛士品牌正式發布,那款霸氣的“M”字標識很快在業內引起關注。
然而,首款車型猛士917上市后市場反應并不理想。高達60多萬元的售價讓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面對這一局面,曹東杰沒有固執己見,而是果斷調整策略。他引入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在新車型M817上搭載了先進的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系統,并將價格降至31.99萬元起。
這一調整立竿見影,新車發布后30分鐘內就獲得超過5000個訂單,1小時內接近10000個訂單。這場漂亮的翻身仗,不僅證明了曹東杰的市場洞察力,更展現了他敢于突破常規的勇氣和決斷力。

臨危受命,引領東風本田智電轉型
或許正是在猛士科技證明自身轉型能力之后,曹東杰被委以更重要的使命——回歸東風本田,帶領這家合資企業應對智電時代的挑戰。今年1-8月,東風本田累計銷量20.0萬輛,同比下滑27.6%。從巔峰時期單月超10萬輛的表現,到如今單月銷量不到5.2萬臺,本田正經歷著入華以來最嚴峻的市場挑戰。
而曹東杰接任執行副總經理,意味著他將肩負起提升銷量業績,推動東風本田智能化、電動化轉型戰略的實施。他的技術背景和在猛士科技積累的經驗,將成為東風本田轉型過程中的寶貴財富。特別是在項目上展現出的戰略決斷力——果斷引入華為技術、大幅調整產品定價,這些經驗對于正處在轉型關鍵期的東風本田而言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東風本田表示,此次人事調整不會影響企業既定戰略進程,公司將繼續推進高質量發展和新能源、智能化轉型,并繼續為用戶提供高品質產品與服務,助力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曹東杰的回歸被視為東風本田應對市場挑戰的重要布局。作為一位從基層技術崗位成長起來的管理者,他對汽車制造的全流程有著深入理解;作為猛士科技的開拓者,他在智電轉型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作為一位敢于果斷調整戰略的決策者,他展現了應對市場變化的應變能力。
這些經歷和能力,將使曹東杰能夠更好地推動東風本田的新能源、智能化轉型。特別是在產品規劃、技術路線選擇和合作伙伴關系構建等方面,他的經驗都將發揮重要作用。對于東風本田而言,曹東杰不僅是一位高管,更是一位深刻理解東風體系、熟悉本田標準、掌握智電趨勢的領軍人物,他的領導將有助于這家合資企業在這場深刻的產業變革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