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汽大通MAXUS在佛山舉辦首屆“創富大會”,并同步發布了三大戰略動作。
其中,大拿系列2026款新品上市,純電高端商務艙大拿M1售價19.78萬元起,純電品質大輕客大拿V1L限時一口價9.58萬元起。
另外,鴻圖超級商用電動架構升級到2.0,行業唯一全鏈路創富生態“鈴駒生態”啟動,由此,上汽大通形成“技術架構+產品矩陣+生態服務”的整合方案,以更充足的底氣面向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
在發布會之前,上汽大通MAXUS高層與媒體進行了一場更深度的溝通,除解讀此次發布的戰略之外,還提及在變革轉型、競爭升級的關鍵時期,上汽大通MAXUS如何夯實“中國輕客第一品牌地位等行業話題。
在燃油時代,上汽大通戰績可循,包括連續5年單品牌銷量第一、發達國家市場市占率超90%,并成為DHL、DPD等全球物流巨頭的核心合作伙伴,服務覆蓋歐洲、澳洲等成熟發達市場。
在溝通會開始前,上汽大通品牌與市場部總監宋海首先分享了一組數據:上汽大通大拿在9月份的銷量已經突破3000臺,同比增長189%,也是細分領域排行前列的明星車型。

但如今市場競爭也非常激烈,同質化的產品很多,很多人好奇,上汽大通是如何做到的?它有哪些特別領先的獨特優勢呢?
電動輕客首席產品官趙博光表示上汽大通的輕商產品首先要聚焦使用效率,并提到了動力、電驅、空間和智能方面的優勢。其中,鴻圖架構始終是在動力上領先一步,大電量的電池配備在輕客領域,上汽大通是走在別人前面的。上汽大通全新發布的2C電池包括83度、80度,電量更大意味著單次充電的有效續航就加大,帶來了效率的提升。

鈴駒生態推薦官楊楓彬則補充道,“我們實際上是整個行業、主機廠做同類型車輛運營這塊的業務的模式下面,大概是唯一一個既有自有的一線團隊,又有合作伙伴——經銷商、運營商的團隊。這幾年來,我們其實在一線掌握了大量的實踐經驗,也是用實踐經驗、問題,我們把這些東西總結完以后再回來,變成我們改進的動力。這也就是為什么現在能把鈴駒生態作為下一個階段目標的底氣。”

說到鈴駒生態,它是行業唯一的一站式創富生態,提供“租車-用車-管車-貨源”全鏈路服務,降低創富門檻。針對鈴駒生態的豐富服務,上汽大通高層也做了非常詳盡的解讀,其中行業首創的閑置車輛托管服務就是很大的亮點,但是這個服務具體能幫到車主解決什么問題呢?
楊楓彬首先表示該服務適用于合規運貨的車輛,“如果是一輛貨車,您在最近半年或者8個月的時間里面沒有使用的計劃,并且您是車主本人,必須是自有產權。”這樣上汽大通就可以直接對接,然后去鎖定一個時間段,上汽大通會在現有的客群,把這臺車納入到一個供給計劃里面去。
“一旦找到了客戶,匹配到這輛車,我就會通知您把這輛車子按照相應的時間交到對應的收車點,并且要進行檢測。檢測完以后,這臺車子,我們就會給到客戶這里,然后他會按月付租金,必須要保證交易過程的受控,他會把租金付到我們的交易平臺上面,我們會向您支付,大概就是這樣一個過程。”
楊楓彬還提到了這個過程中的很多細節,包括后續的保障措施等,話語間透露上汽大通對用戶需求的深刻洞察,處處擊中實際場景,為用戶提供實用、靠譜的閑置車輛托管服務。

對于鈴駒生態的定位,上汽大通有著很清晰的目標。楊楓彬表示:“我們的目標從來不是做一個巨大的中介,我在貨這一端的業務本身就是為了我們的車輛用戶去做服務的,是這么一個邏輯,所以說本質上來說,我和那些貨源的撮合平臺,其實不是競爭對手,完全不是競爭對手,因為場景是不一樣的。”
事實上,上汽大通對于“鈴駒”的運營已經有數年,如今升級為生態,更進一步完善了服務。它不僅僅面對上汽大通或者大拿家族,而是面向大通、躍進、依維柯品牌旗下的車型。
趙博光則提到了運力需求的變化,“現在很多運力需求方,已經不購買車輛了,而是需要一個高效的、綠色的、安全的、穩定的運力,而不是簡單地買一臺車。因為事態變化了,經過這么多年的教育,從別的行業,什么共享經濟,各種各樣的經濟模式,已經把這個市場重新教育過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服務每一個客戶,單賣車、單提供售后服務肯定解決不了,我們必須要產生新的生態模式下給客戶服務的解決方案。我們覺得我們跟客戶也應該是一個共存、共生、共享的關系。”
面對這兩年競爭愈發激烈的大VAN市場,車企挑戰越來越大,但從燃油時代到新能源時代,上汽大通基于對用戶需求的精準把握,以及在技術創新和服務生態方面的突破,仍然穩居頭部陣營。“冷知識”,全球第一款正向開發的新能源商用車正是上汽大通EV30,不管是從開創性還是引領性角度來看,上汽大通的地位都是非常穩固的,并且它也為撲面而來的新能源浪潮做好了準備。
上汽大通輕客銷售及策略總監肖君和我們分享了上汽大通的戰略布局:““從2015年開始,純電、混動、燃料電池三條路線,我們全有成熟的產品,并且投入到市場進行使用,有些是示范運用,尤其像燃料電池,我們已經投入400多臺車,來滿足市場對新能源的需求。”

在商用車領域,上汽大通新能源滲透率已經達到33%,是所有傳統商用車主機廠里面新能源滲透率最高的一家。